只有HJT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核心技术路线,工序简单,与IBC 钙钛矿都是组合首选,在海外市场的接受度远高于国内,坚定看好链升科技HJT异质结新龙头~!
一、光伏目前的主要技术路线
二、各类型电池参数指标对比
三、HJT技术路线优势
1、HJT仅四道工序,易量产爬坡和提升良率
2、HJT理论转化率更高
2022年11月,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发出认证报告表明,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是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不分技术路线。而TOPCon电池,目前查的最高效率纪录,是晶科能源于2022年10月创下的26.1%。
相比之下,HJT的理论效率上限为28.5%,与双面POLY的TOPCon电池理论效率接近,大于单面POLY的TOPCon。然而,考虑到TOPCon电池实现双面POLY的难度较大,因此HJT实际在理论效率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
三类电池效率对比见下表:
3、HJT的组件输出功率相对更高
(1)开路电压高,转换效率高;
(2)温度系数低,光照升温下功率输出优于常规电池;
(3)无 LID(光衰)、LeTID(光热衰减)和 PID(电位诱发衰减,常规电池组件的玻璃中的电子迁移到电池片表面发生相互作用)效应;
(4)结构对称,易于实现薄片化;
(5)低温工艺,能耗低。
东方日升用统一版型的硅片生产的不同组件中,PERC组件功率为655W-660W,N型电池中的TOPCon为675W-685W,HJT为700W-710W。
四、HJT/钙钛矿叠层电池可实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异质结与钙钛矿具有良好的叠层电池匹配度:钙钛矿太阳电池和传统晶硅太阳电池叠加形成的叠层太阳电池,宽带隙钙钛矿材料吸收短/中波段入射光,窄带系单晶硅材料吸收中/长波段入射光,可最大限度利用太阳光。
由于HJT电池因其核功能层为层层的薄膜沉积来,未来与钙钛矿电池融合形成叠层电池的可性更,也因此有望获得超出30%的转换效率,更具远期估值想象空间。截止目前,HJT叠加钙钛矿后的转换效率,实验室最高纪录已达到33.7%,而TOPCon叠加钙钛矿后的实验室纪录还没有突破30%,优劣立现!
五、墙内花开墙外香(碳跟踪优势)
目前HJT在海外市场的接受度远高于国内,这是因为,第,欧美市场早就接受过HJT电池的市场教育,且终端价格敏感度低于国内;其,在欧盟碳边境机制过渡期实施细则即将实施(101),远期(2026年)碳关税正式效的背景下,中国出到欧洲的产品有了“碳成本”。碳边境调节机制是指某些商品在产时会释放氧化碳等温室体,这些商品进欧盟关境时,需要向欧盟额外付笔款项,其数额与商品制造时释放的温室体数量相关。这意味着,出产品产时的排碳量越低,出成本也就越低。HJT电池前全产业链碳排放量Perc低20%,未来在碳排放这环节付出付出的成本也会更少。
六、光伏电池新技术 HJT降本路线怎么走?
成本是一个技术路线成功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天朝,老球最不担心的成本问题,随着产能的逐步扩大,HJT成本最关键的设备成本会大幅下降,尤其是HJT仅有4道工序,理论上成本和良品率大幅优于其他技术路线!
材料端将以低温银铜浆作为核心的降本主力来推进整个HJT的生产成本!
HJT低温浆料成本下降途径主要从银浆用量、制作光伏银浆原材料来源以及银包铜粉技术替换等为出发点。其中,银包铜技术可实现最大幅降本效果,是低温银浆降本路线中的核心项。
七、2023年将成为HJT出货量起量的关键一年
TOPCon成为大多数企业首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可在原有PERC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HJT必须新建生产线。展望未来两年,PERC电池市占率将被压缩,TOPCon电池将成为主流,而HJT电池也将同步兴起,但其产能不太可能超过TOPCon。届时,市场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预计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累计量有望达2665GW,HJT渗透率将达30%。
董事长徐晓华日前也表示,HJT正在经历从0到1的发展过程,“在实现大规模量产后,HJT将马上进入从1到100的复制过程。”这一阶段的主题是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持续降本,HJT将加速替代上一代光伏电池技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金汇网无关。
金汇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
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