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杜苏芮袭击中国大陆之际,东南沿海主要港口不得不关闭多日。在7月太平洋温暖海水的助推下,这场风暴造成北京50多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工厂停工,庄稼被毁,房屋倒塌,数万人被迫转移。今年7月和8月间,中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估计高达100亿美元。但中国官方的损失统计仅反映了损失的一小部分。重建灾区和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兴建的基础设施将花费更多——中国增发1万亿元人民币(1,390亿美元)国债以帮助灾区重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Robin Koepke说,除此以外,中国7月进出口弱于预期,也至少有部分是受台风影响。此类灾害将越来越频繁,全球1,340个主要港口以及各大航运线路也将受到日益严峻的考验。20多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记者,尽管风险不断增加,但由于数据不完整、存在短期压力以及过度依赖保险,企业和金融系统对即将发生的破坏依然毫无准备。根据全球最大的企业环境问题披露平台CDP与路透独家分享的数据,许多公司没有报告风险,某些情况下甚至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在将于2023年提交报告的近5,000家公司中,约80%表示面临气候风险,但只有53%的公司报告台风等物理风险可能对其业务造成损害。披露潜在财务影响的公司更少,只有约40%。图:气候灾害给企业造成损失,但没有多少企业披露损失规模供应链压力IMF的Koepke表示,杜苏芮台风造成的损失并不仅限于中国。港口运营中断将进一步影响贸易伙伴,最远可及地中海的马耳他以及通往非洲内陆国埃塞俄比亚的东非沿海门户吉布提。港口是全球经济的大门,也尤其脆弱——每天处理全球约50%的贸易,同时还要面对日益恶化的风暴和不断上升的海平面。牛津大学风险分析研究员Jasper Verschuur表示,极端天气每年给港口基础设施造成的损坏及收入损失超过75亿美元。如果将全球贸易受到的影响计算在内,每年损失估计超过1,000亿美元。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天气每年可能给全球经济活动带来至少1,200亿美元的损失,因为货物运输中断会影响到制造业和出口活动。为帮助各国政府和企业做好应对准备,一个由IMF和牛津大学组成的团队在上月推出一个名为PortWatch的风暴监测系统,对可能造成的经济后果提供实时预警和分析,包括对中断供应链下游国家的影响。对潜在干扰发出警报,可以让制造商为延迟发货制定预案,或帮助惶恐不安的金融市场平静下来。CDP数据显示,在包括港口管理在内的基础设施公司当中,有55%表示容易受到与水有关的风险影响,但今年只有45%的企业报告了这些风险,只有33%提供了财务影响估算。财务盲点未来几年,企业乃至世界经济面临的财务压力只会变得越来越严峻。分析公司Sustainalytics与路透独家分享的数据研究了不同行业中企业在如下两种气候条件下的潜在成本: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内或维持现状。数据显示,即使在较为温和的情境下,到2050年每家公司因物理气候风险蒙受的直接损失累积将达到每家公司平均2.85亿美元;而在高排放情境下,这一数字将上升到3.52亿美元。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例如,能源公司因资产受损平均每家将蒙受13亿至16亿美元的损失,公用事业公司损失达9.31亿至12亿美元。就整体能源行业而言,最坏情况下到2050年损失将达到4,230亿美元。数据显示,所有部门合计将损失近2万亿美元。最有可能造成损失的原因是什么?对于所有行业而言,洪涝和海滨受淹构成的威胁最大,因为许多公司的业务集中在沿海城市和港口。图:气温越高,气候因素风险造成的损失越大“我认为金融机构还不是很了解风险情况,”世界银行私人金融部门——国际金融公司(IFC)建筑抗灾指数负责人Ommid Saberi说。Saberi表示,对于直接投资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尽职调查”,但这主要也是着眼于历史条件,并不会去预测气候变化将如何演进。保险也不那么保险台风杜苏芮横扫中国数月后,一家中国有线电视公司发现自己遇到了麻烦。这家名为北京歌华有线(600037.SS)的公司在10月向股民表示,台风造成的资产损失共计4,481万元人民币(624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损失来自固定资产损坏,包括光缆、机房设备、办公楼和存货。歌华在10月表示,公司的保险只分担了部分损失。灾害“将对公司2023年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歌华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歌华没有回复路透的置评请求。尽管这种例子肯定会增加,但行业专家警告说,许多公司并没有制定让业务免受气候影响的预案。根据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公司(S&P Global Sustainable1)与路透共享的数据,在全球2,500家最大的公司中,59%的公司没有考虑如何去适应气候挑战——这一统计数字三年来没有变化。图:企业大多未对气候风险因素造成的损失做好准备专家认为,企业过度依赖保险——这已然成为问题,因为一些保险公司开始对气候风险方面的业务望而却步,例如加利福尼亚火灾多发森林附近的房屋保险。“保险机构总是以一年为期限,所以企业总是逐年为财产投保,”IFC的Saberi说。保险的短期可能会让公司与银行之间面临冲突,因为银行提供的贷款期限较长。“金融机构总是以五年、10年、20年、30年为期限提供融资的,”Saberi说。文章来源:路透
今年台风袭击中国港口造成严重损失,敲响气候风险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