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早盘活跃,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低开后快速拉升翻红,成份股中,长春高新、、荣昌生物、安科生物、众生药业、药明康德等领涨。$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消息面上,11月17日,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在北京全国总工会国际交流中心拉开序幕。昨天(11月19日),包括阿斯利康、诺华、辉瑞、恒瑞医药、正大天晴、先声药业、百济神州、贝达药业、信立泰等创新药巨头在内共约40家企业参与谈判,谈判重点品种为肿瘤创新药。肿瘤创新药是历年国谈中最受关注的一大品类。据悉,礼来、先声药业、诺华的CDK4/6抑制剂,PD-1药品的适应症拓展等谈判或均在同日进行。
今年“国谈”受到关注的依旧是抗癌药PD-(L)1抑制剂、ADC抗癌药等。 “当红炸子鸡”ADC(抗体偶联药物)引人关注,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以及Seagen/武田的维布妥昔单抗已分别于2021年、2022年谈判成功进入医保目录。今年,它们将迎来重磅级新选手——第一三共的德曲妥珠单抗DS-8201。该明星抗癌药于今年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并通过形式初审。此外,新冠药谈判也回归平常。新冠患者医疗费用临时特殊保障政策3月31日到期后,今年的医保谈判规则也不再对新冠治疗药品单设申报条件,只注明符合目录外条件1(即新药)的,可按程序申报。新冠口服药中,在去年1月“国谈”后才上市、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三款目录外国产新冠口服药——君实生物的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民得维)、先声药业的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先诺欣),以及众生药业的来瑞特韦片(乐睿灵)均入列。目前,三款药品价格均为630元/疗程左右。
市场观点指出,宏观层面,2024年医改持续深化,特别是医疗环节成为重点,医保监管水平持续提升以应对收支紧缩趋势,医药行业或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阶段(需求量增,结构调整);行业基本面层面,2024年各细分领域进入经营效率改善的周期,创新药械、诊疗复苏下的服务/药店、医药配套等环节或迎来更好发展窗口,同时创新产品持续商业化、产能释放(CXO、血液制品)或带来更快的增长窗口。
当前,创新药板块处于业绩、估值、持仓多重底部区间,在政策边际回暖的大背景下,创新药的行业贝塔已然启动。截至2023/11/17,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估值(PE-TTM)为25.6倍,处于近三年31%的历史低估位置,比近三年69%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当下,资本寒冬回暖,创新药大单品、热门赛道如GLP-1减肥药、ADC疗法、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热点迭起,创新药估值与筹码结构均具备走出大行情的前提条件,考虑当下基本面政策面的底部拐点位置,叠加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长期的成长趋势,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催化,创新药中长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或已来临。(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0/11/17-2023/11/17)。
上文提及的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百济神州、贝达药业、先声药业、长春高新、安科生物、药明康德、荣昌生物、信立泰、中国生物制药均为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成份股。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一键布局50家沪港深头部创新药企业
Pick创新药ETF沪港深(基金代码:159622)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药明康德(SH603259)$$君实生物-U(SH688180)$#美元离岸人民币汇率升破7.20##医药新一轮行情启动?##CRO、创新药板块活跃##礼来减肥药获美FDA批准##阿尔茨海默症概念股大涨#
买ETF,上东财!